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章(第2页)

从天顺十五年起,北明就显得更加不太平。

荆青云的死、沈木衾的死、魏德贤的死、薛雀的死、解时臣的死、裴念唐的死......这些人紧凑的死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是谁杀得谁,二人之间究竟有何瓜葛,这些已经不是重点了。

朦胧间,袁义山觉得有些喘不上来气,不应该这样的。

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不过是北明朝廷、东厂和索命门之间的勾结纠葛。

但他又领悟到什么,天顺十五年,北明多了一个影卫,名字叫“谢忱”

不过后来自己猜得没错,“谢忱”

就是陈应阑,那个早已消失五年的御史大夫,那个早就坐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置上的陈应阑,那个被称为“一代传奇”

、“死”

后被加封为“建安侯”

的陈应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才得以铺垫和发展。

而陈应阑又是为何平白无故消失了五年之久。

再追根溯源,是天顺十年时,临安十四州节度使集体叛乱!

“嘭”

的一声巨响,袁义山猛然又兀自地将茶杯摔在了议事厅的桌子上,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和贾秋实、君虞各自对视了一眼,想到了什么,语气急促飞快:“市舶司这里有存天顺十年时那起叛乱吗?”

“你是说......”

贾秋实犹豫了一阵,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是出自于心里对那场叛乱的惧怕,“临安十四州节度使集体叛乱!

?”

“正是!”

袁义山站起身,座椅在地板上拉出划痕。

他咳嗽了一阵,绕着议事厅的四周疾步行走,绕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将脚步平稳地停在了之前站的位置。

“市舶司有存那天的任何文献记载吗?”

贾秋实摇摇头:“市舶司主要是管理对外贸易之职,对于文献记载,恐怕只能去找一趟广信地区的节度使了。”

他顿了顿,说,“现在的广信地区节度使曾是参与了六年前那场集体叛乱的节度使之一。”

也正是因为天顺十年临安十四州节度使集体叛乱,攻上晏都之后,虽然最后归于平息,地方各地节度使协助朝廷禁军一起攻破节度使,但这起事件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料。

在此之后,每隔几个月各个地方的节度使就会和朝中禁军一般,定期更换地方。

有从南方调到北方,也有从北方调到南方;有从东方调到西方,也有从西方调到东方的。

而这个月初,地方节度使刚更换完,现在广信地区的节度使正是司马煜。

君虞沉思许久,默默地抬起头,他声音有些干涸嘶哑:“所以,袁大使认为‘梧塘’只是对于‘紫星子走私’一案的表象,更深层的是从六年前的那场骇人听闻的叛乱开始,幕后之人便开始在暗处导演着这一切。”

良久,补充道:“袁大使,我猜的对不对?”

此情此景,君虞心底不禁浮现出ahref=https:tags_nantangchao.htmltarget=_blank>唐朝时期李白所写的一首诗——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说了这么久,想必二位都渴了吧。”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