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8090(第50页)

是在问考生,书上说的平天下的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二题,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考以礼治国和为官之礼,算是考察考生对于做官的想法。

前面两道题尚且好说话,可这第三题是一道策论。

【陛下嗣位,岁乖乱,多为边塞不控之民,是为怨今。

从书视之,问古之治天下者,皆在教文为崇化也,是仁。

风俗不一,不善则害此国。

朝廷岁遣使各之守,颇有习习无常,欲以存不可。

学生存此土上,观此弊法,将何以改此?不可裂,而不能尽灭,请以告。

用大白话翻译一下,便是在问考生:陛下登基以后经常发生各地叛乱事件,许多都是边塞一些不能随便控制的平民百姓,他们抱怨现在的生活不好。

从书上看呢,每个人都在说要用更好的美和文化去教化各地风俗和百姓,这样才是仁爱的君主。

所以说,各个地方的风俗不统一,不好,就有可能危害这个国家。

朝廷每年都会派许多官员去解决这件事,可到现在,各地还是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你们这帮学生,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看到这样的弊端,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不能危害、割裂这个国家,也不能彻底泯灭各地特有的风俗,如果有好的想法,可以告诉我。

“……”

周自言顿时觉得这道题目有些烫手。

看似是在问风俗,其实是在问,为什么陛下登基以后,总是频频发生叛乱?

从题目分析原因,无非就是那几个原因,但都比较尖锐。

写成文章,不仅要引经据典,结合实际,还要看看考生本人能不能真的下狠话,把这些原因写出来。

这道题,到底是在考原因,还是在考考生本人?

耐人寻味。

当今能直接把陛下写到考卷上的人,不外乎那么几个人。

再加上考前得知这位主考官喜欢甜食。

周自言心中再不相信那个猜测,也只能确定,今年来到岳南府的主考官,就是那个死老头子。

死老头子臭骂敬宣帝,被关禁闭还能重新出来做乡试主考。

自己臭骂敬宣帝,现在只能重新考乡试。

“真是……”

周自言被这件荒谬的事气笑,他捋顺毛笔尖,开始蘸墨。

“古之教小儿,皆先于民间一语,然后徐渡四书五经之典籍……”

“故民俗之成,有史之所以为,有今教者,有本焉。

何谓教?则入形于民者,入于教也。”

“……民何时而教?自然饱足于食,有余于物者,读书之间,受学于教。”

“正所谓‘民富而后教施’,民康适足,弱化争风……”

一张纸写完,周自言又换了一张纸,接着写。

“民生之不富,乃有司之失职,今无其弊,为其有土官、流官。”

所谓的土官,指的就是在当地当‘土皇帝’的一方官员,流官,则是指那些受到陛下恩惠,去改变民生,却待不了几年就要离开,而让百姓受不到恩惠的官员。

“土官取诸税,而半入其府,流官才欲奋拳力,肆其得志,而坐之故,留止为半事,令民苦之……”

“……民人众欲变其弊,不责于民而责于官,不在治民而在治官。”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