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自言放下手里东西,“我说,你居然说自己没读过书,你羞不羞耻?”
“我现在可是宋小哥的远房叔公,自然是没读过书的。”
林范集现在过得很快乐,每天都能和许多朝气蓬勃的学子一起看书,就好像回到读书那几年一样。
“你没听见那些学子们都叫我叔公么?他们还一个字一个字教老夫认字,太有趣了。”
“你什么时候滚蛋?你京城的日子不过了?”
周自言问道。
林范集毫不在意翻过一页,“你什么时候走?”
“我走?”
周自言手上动作一顿,声音低下几分,“我才考过乡试,我往哪里走。”
“国子监啊。”
林范集瞅了周自言一眼,“拿着举荐信去国子监读书,这条规矩,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
好歹也是京城出来的人,怎么会忘记这条规矩?
“不去了,没必要。”
周自言说。
林范集:“是没必要,还是不想去。”
“……”
周自言泄气回头,“老头,你真的很讨人厌。”
“京中几乎是一天一变,你若是再在这里耽搁几年,确实不影响你去科举,但是等你从科举考出来,估计你在京里已经变成一个‘死人’咯。”
林范集凉凉道,“三年一次会试,现在还有两年时间,你就在这儿待着吧。”
“老头,你威胁我。”
周自言攥拳。
“你说是便是。”
林范集不在乎。
“……”
周自言,虽然生气郁闷,但林范集说得有道理。
会试不比之前的考试。
会试地点就在京城,所以许多学子都会拿到本地官员给的举荐信,提前去京城住一段时间,感受一下京城官学的氛围,也算熟悉一下京城的环境。
庆京省设有许多官学,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国子监。
国子监只接收皇族子弟,和京城本地的官宦子弟入学。
再者就是大庆各地考过乡试,前往会试的举人学子。
后者可以凭借举荐信,在国子监一直读到考过会试殿试为止。
不过国子监要的举荐信,可不是本地官员就能签发的那种。
所以每年国子监接收的各地举人,也就五六名。
周自言上一次考到解元后,凭借自己努力,终于从京城一位官员手里拿到举荐信,去国子监读了一年。
不愧是举国至高学府,短短一年,他就收获颇丰。
说实话,再来一次,他还想去国子监再体验一回,不过……
周自言看到手里一个有些泛旧的简陋荷包。
这是宋卫风亲手缝制的,在他考童试那年送给他。
周自言一直放在包袱里保存着,只要带着包袱出行,就会带上这个小荷包。
还有那帮孩子……他们如此信任自己,愿意跟着自己读书。
...
...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