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0120(第40页)

“所以我想吃国子监门口的糖葫芦串,要最大的那一只。”

宋卫风偏过头,与顾司文眨眨眼,“请务必帮我转达我的意思。”

顾司文呆了好一会,突然笑出声,“宋小哥放心,我定代为转达!”

哎哟,周表兄和宋小哥之间的感情……可真好呀!

第117章

各国游学队伍已经都入京,现在正住在驿馆里,等候敬宣帝召见。

历来游学,他们虽然是为求学,但也要扬名,所以总会选择京城一些官学进行踢馆和对比。

能从他国被选出来去大国游学的学子,必定是万里挑一,所以普通官学学子基本不是对手。

强者比拼,那得势均力敌才有意思。

所以后来他们也不再选择其他官学,一旦入京,就直冲国子监而来。

往年的国子监招招都应下,和那些他国学子能打个五五分。

但这样的结果对大庆来说,其实是低人一头的。

毕竟他国游学队伍是来大庆求学,结果大庆还和这些人比出一个对劈的结果,如何能扬大庆国威?

更何况,这些学子也是心有抱负的读书人,为了让自己的国家能有更好的名声,他们势必会使出全身本事。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子监就必须提前选出一些学子,着重培养,好应对踢馆。

今年这个重要的任务,被敬宣帝扔给了周自言和林相公,外加张翰林和郑祭酒。

可以说全大庆最会读书,最会做官的四个人都被派出来了。

踢馆时,不光对面要出题,国子监这边也会进行考问。

所以周自言等人不光要挑选合适的学生,还要准备许多考题。

这些考题,不能太难,不能太差,不能太让大庆占尽优势,也不能让大庆处于劣势……

难啊!

从游学队伍进京,这四个人就在一起筹备。

可他们四人,林范集学的是正统儒家学,张翰林看重法制,郑祭酒尊崇天时环境。

而周自言,学的就是随心所欲,以人为本的现代派。

堪称一人一个学派。

谁都不服谁,整日不是争吵就是冷战。

都大半个月过去了,第一份章程还没拿出来。

不得不说,敬宣帝的表情越来越差,眼神也越来越犀利,时常会盯着他们看个不停。

他们上朝时都噤声做小,生怕被敬宣帝点出来,当众询问进度,然后在满朝文武官面前丢人。

周自言捧着茶杯,心神俱疲,“今儿明明是国子监开学的好日子,我那些小学生也都来了……我却要和你们几个老头子一起在这里研究考题,真是苍天不公啊。”

不知道宋卫风他们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号房,是不是正新奇地胡乱转悠?

他原先还说,等宋卫风他们来国子监,自己就做导游,带他们好好转转,结果这么重要的人生时刻,他又缺席了!

“你若是现在能做好章程,你爱去哪去哪。”

林范集也顾不上什么文人风范,直接用笔尾挠头,“奇怪,老夫刚刚找出来的典籍呢?去哪了……”

张翰林拿起酒葫芦,发现他用来垫酒葫芦的好像就是林范集寻找的典籍,只是这份典籍,现在正面封皮上已经印下一圈酒水印子。

“……”

张翰林趁人不注意,快速抽走典籍,放到地上,再惊讶道,“林相公,在这儿。”

“多谢张大人。”

林范集接过典籍,鼻尖一动,闻到典籍上的酒水味儿,“奇怪,怎么有一股烈酒的味道……”

张翰林藏好自己的酒葫芦,装作和他无关。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