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下馆子
傍晚的时候。
刘韬、王铁柱和云省国防管理办公室的几个领导一起离开,来到了一家饭店。
这个时候,没有私人餐馆!
甚至于,连个体工商户都不存在。
所有的要么是国营的,要么是集体的。
他们来的这家饭店,同样是属于国营的,乃是省、市政务会议主要接待场所之一。
出示了介绍信,众人找了个包厢坐下来。
像这种饭店,没有介绍信都没办法在这里吃饭,普通人想要来这里见识见识开开眼界都难。
刘韬点菜着,点了七个菜、一个汤、三瓶茅台。
茅台去年产量次突破千吨,价格7元一瓶,相比1953年产酒75吨足足提升了过13倍。
从1953年,茅台便开始通过羊城、香江、澳门出口,仅仅1957年茅台酒厂产酒183吨,出口便达到5o吨。
王铁柱看着刘韬拿着两瓶茅台进来,忍不住叹道:“当年长征的时候,还曾经用茅台酒疗伤洗尘!”
“哦?还有这事?”
刘韬很好奇道:“主任,介绍介绍。”
王铁柱随后便说起了红军与茅台酒的故事。
自古以来,酒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鼓舞激励士兵英勇杀敌,但凡交战双方的将士,都会在出征前痛饮壮行酒,胜利凯旋之后还要狂饮豪喝以示庆贺,这种军中酒文化的古老习俗一直从古传承至今,也在红军队伍中得到了延续。
当年红军三渡赤水之前经过茅台酒乡的时候,上面要求各部队,要利用酒乡的美酒,不但要尽可能地改善部队的伙食,让大家吃饱吃好,还要有意虚张声势,大张旗鼓的造势迷惑敌人,制造出部队都在喝“出征酒”
要决心渡江的假象。
又因为缺少药物,很多受伤的战士,便是用茅台酒清洗伤口,从而进行杀毒,避免炎。
“正是因为有这种缘分,在开国大典前夜,茅台酒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领导们以此互为敬贺,从此茅台酒就有了国酒之名,国运兴,果酒兴!”
王铁柱说着,满是怀念之色,这可是‘开国喜酒’!
另一个领导陈钢说道:“后来,1953年至1958年间,国家一共向新成立的茅台酒厂拨款共15o万元。”
那时候的钱可是很大,15o万元都可以建立一个大型国营厂了。
“这酒当年一瓶3.3元,现在要7元,平常可舍不得喝,一年能喝一次就不错了!”
肖云飞摇了摇头,感慨道:“这次也是刘韬同志你请客吃饭,不然的话也许要等到过年,才舍得买一瓶。”
这次是刘韬热情地要请客,不仅仅是王铁柱,还有云省国防管理办公室的三位领导,共五个人。
这个年头,大家都舍不得下馆子。
现在家家户户都是贫困潦倒的状态,大家都穷得跟鬼似的,即便忙碌了一年,也不一定能有闲余的钱来支撑进行一次消费。
也因此,这个时代能够下一次馆子对于此时的人们而言,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能够下得起馆子的人,必定不是普通的小老百姓,能够经常下馆子的人,手中必有一定的家产。
像王铁柱等人,算是属于高收入人群了,可是要知道他们一年也就偶尔下几次馆子,因为他们都有五六个孩子,每个子女又有五六个孩子,都得靠着他们接济着,平常过着也是省吃俭用。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