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赖氏说着,感叹道:“辛小郎君什麽都好,就是面上瞧着不太热络,难怪你要找旁人问。
但你说他看不起人呢,又不是,过一个月冬至,他肯定又给我们送东西,保管的。”
杨修元随波逐流地点点头。
正遐想片刻,听赖氏忽而问:“对了,你与他同宅居住,可曾见辛小郎君婚配了没有?”
杨修元被问得始料未及,磕绊道:“不,不知,大概没有吧。
我不好问。”
分明是自己来打听消息,怎麽又问起这种问题来……杨修元有些不好的预感。
赖氏十分赞同地点点头:“我料想也是没有的,不然安了户,怎麽也得把家人接来一块住,年轻夫妻正恩爱,经得住长期分居的寂寞?哎,你可知道他父母情况?”
杨修元又摇头,大有贯彻一问三不知的架势:“一别数十年,音书断绝,实在不知他家中情况。
大概也同你二老一样,在家乡养老。”
赖氏立刻赞同道:“很是,很是,还是家乡好。
像前头那家父母,来了几十年都不习惯。
他还年轻,正该攀事业,还能高升,将来再接父母过来也不迟。”
说着一转眼,继续笑道:“其实这样的人家,最最好了。
男人执事体面,却不是什麽大官,一本正经赚糊口的钱,不怕他在外面花天酒地。
不和父母住,嫁过去不用侍奉公婆,只需过好小两口的日子,再实惠不过。”
杨修元心里咯噔一下。
听赖氏这个意思,好像是……
赖氏亲热地捉住杨修元的手臂:“辛小郎君既没有婚配,你何不探探他的口风?我有一远房侄女,如今刚满十五岁,生得很美,自小习妇德女戒,不娇不妒,家又在扶风任事,离神都是很近的,与辛小郎君实在很配……”
杨修元惊起推辞:“我本是有求于他寄居房下,怎麽还能谈及婚事……况且平辈之间如何说媒,这太孟浪了。”
见杨修元拒绝,赖氏也不恼,笑眯眯道:“这个不成,也无事的,到底女家门第还是差些。
你自己呢?想必也还未娶吧?辛小郎君是文静,可你生得伟岸,更讨女孩喜欢,我那侄女……”
杨修元立即道:“布衣之身,不能和扶风小姐结缘。”
赖氏大笑道:“如今你是白身,可辛小郎君会放这你不管吗?他定是要给你某个差事的,老汉看你面相,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说得很好,可我现在在你口中那位辛小郎君家当奴仆。
赖氏执意做媒,杨修元也只好使出杀手锏:“多谢老伯好意。
然父母具在家中,这等大事,小儿不敢随意做主。”
赖氏咂嘴道:“好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能违背。
遗憾吶……”
他拉着杨修元,絮絮叨叨又说许多话,从早年的发迹史讲到今天孙子吃了几口饭,可与隔壁家的赘婿一较高下——然杨修元认为,老人家的功力还是比年轻人更强些,每一个话题说到底都能想尽办法往他那位正值芳龄的远房侄女身上带,不是变着法夸她如何如何貌美如花、贤良淑德,就是话里话外按时杨修元劝辛时娶了她,或自己娶了她。
杨修元如湿手沾上干面粉,甩不开抹不去,苦不堪言。
他正应付得捉襟见肘,听门外传来响亮的询问:
“赖老爷,我家十二郎是不是在你家?厨房起竈,该回家吃饭喽。”
原来芝奴久不见杨修元回家,终于上门寻人来了。
赖氏道:“这不很亲切麽?还唤你行第呢。
这麽早吃饭啊,辛小郎君可真严谨,快回去吧,别耽误时辰。”
杨修元如蒙大赦,当即一溜烟往门口跑,发誓以后见着赖氏一家就绕道——他不由得想,辛时对邻居不甚热络,果然还是有原因的。
...
...
...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