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今年,表面上看,只有最后那几章是大结局。
但实际上,今年写的全是大结局的剧情,都是围绕最后一战写的,一直都是大结局的加速期。
一些读者可能不相信,这是加速期?认为很多地方还是在水。
我就这么说吧,今年以来写每一章,我几乎都要去翻前面好几个地方,把前面的坑填上,去衔接前后剧情。
但这些坑,绝大多数读者其实都忘掉了,根本不会在意。
就像最后一战,写了接近百个角色的剧情和作用。
但大家会在意的,可能就那么几个。
读者太多了,只要有一个角色没有写到,就有读者喊写。
但真正写了,百分之八九十的读者都会吐槽水,因为他们已经忘了那个角色。
这样写大结局,算是我自己的一个坚持吧,让绝大部分的角色都露脸,算是一场集体的谢幕。
就像很多读者,已经对林泠姗、紫茜、齐霏雨、玉灵神完全没有印象,但我结局的时候一定要去写。
因为,我知道一定还有读者记得。
同时也是必须给我自己脑海中那个角色一个交代,这是你们的青春,也是我的青春。
别的重要角色,番外还能出现,但他们番外肯定不会出现。
很多读者认为大结局没有写黄烟尘,但实际上,我把很多精力都考究在上面了。
比如这一句“遥想当时年少,豪气破云霄,千水仗剑凤宛台,如雨金玉叶,满楼红袖招。”
其实,描写的就是张若尘和黄烟尘最重要的时刻。
千水郡国,凤宛台和金玉叶,又有多少人记得呢?
大结局写回两仪宗,张若尘和凌飞羽居住的长生院和紫霞灵山。
大家又有几个记得张若尘、木灵希、圣书才女在那里发生的故事吗?
每一个特定的地点描写,每一处细节,背后都是一大段曾经的故事。
我想写司行空、常戚戚、真妙、敖心颜,想写云台宗府,想写武市学宫,想写黑市一品堂的九幽剑圣和红欲星使,想写张若尘帮寒雪埋葬母亲的那座坟,想写雷景的后人……
我想写老朽年迈的陈无天和裴雨田,看见新一届《英雄赋》上的年轻才俊的风华正茂,佳人相伴,醉酒当歌,去追忆他们的曾经。
但最后只化为了大结局简简单单的那一句话。
我有太多太多想写的,但最后都挑选和删减了,不能太拖沓。
要在剧情饱满度和快慢节奏上找一个平衡。
因为已经够多了,已经在大家认为的“激烈或者惨烈的打一通,主角强势杀了敌人,己方死一大半”
就大结局的基础上写了十章,已经够多了,已经有不少读者觉得拖沓,因为他们已经忘了那些角色,那些人,所以写这些剧情没有任何意义。
但我记得,我觉得有意义。
作者写书是给读者看的,但这一个大结局是我青春的句号,我得给自己一个最重要的交代,我比任何人更认真。
最后这一两个月来,为了写好大结局,我几乎没有出门聚会过,所有聚会全部推了,所有事全部推了。
大结局我把春天给了白衣谷和绝妙禅女,但我没有想到大家已经忘了海水。
把夏天给了荒天、渔谣、白卿儿,他们一生凄苦,该有这样一个热烈而又宁静的夏天。
把秋天给了两仪宗和拜月神教的那些人,因为很多故人都似风中落叶一般凋零了!
把冬天则留给了张若尘,他这一生,终于从凄寒悲苦中走了出来。
走过春夏秋冬,张若尘的人生也就逆着走了一遍,走到开篇的冬至日,吃完热腾腾的鹿肉汤,让曾经的一切都一去不复返。
对我自己来说,这个大结局耗费了所有心力,对得起我自己的九年付出。
所有的坑,都在这两三年间填上了。
所有的人,都在这两三年间给了交代。
对完整故事有追求的读者,在六道轮回建立后,就算结束吧!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