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与堂兄聊了一夜,王琳似明白了些什么。
正如堂兄所说,到了中年,该往后看了。
母亲准备了一些纸做的衣服、鞋帽之类的东西,想着“十一”
快到了,给老伴去坟上送点过冬的衣物。
“到时候我去吧。”
王琳阻止了母亲,他不忍心让她再亲自去那里,免得她到时候再伤心难过。
他们的祖坟很远,是王琳的太爷爷手里时买的地方。
他们祖上不在当地,是太爷爷为了不让后辈再吃不上饭才举家搬迁到离现在还有几座大山的地方的。
那时候应该还是民国时期。
到处兵荒马乱,太爷爷领着王琳的爷爷一路以乞讨为生,毅然离开了原来吃不饱饭的老家,边走边看,一直跨越了几个县,才找到了远离战乱的大山里,由于是搬迁户,刚到时没有土地耕种,便以佃户的身份给当地人出卖苦力养活了一家三口。
他很勤劳,往往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后来被地主看中,才施舍了几分的坡地让他自己耕种。
由于太爷爷肯吃苦耐劳,慢慢在山里自己开垦出一些山林。
可惜他逐渐老了,在拼了命给爷爷娶了个媳妇后便因操劳过度而死。
死之前,他拉着爷爷的手,告诉他一个秘密。
原来太爷爷是位风水大师,他对阴阳五行的研究很有一套,只是苦于生计才不得不把它隐瞒起来。
在给人家当佃户的时候,太爷爷早就瞅到了一个风水宝地,但那是别人的地方。
他一直不敢说出来,直到感觉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才告诉爷爷死后一定要把他埋在那里。
爷爷想尽一切办法,直到跪在地主面前苦苦哀求了半天,才征得人家同意,以五斗粮食作为代价换取了那块可以埋三代人地方。
太爷爷才在死后如愿以偿的埋进了那里。
后来经过几次土地革命,爷爷被当时的政府划分了新的土地,为了耕种方便,也从大山深处搬迁到了现在的地方。
不知是因为太爷爷的眼光的确很好还是别的原因,自从安葬了太爷爷后,家里的情况越来越好。
爷爷奶奶共生育了六男六女,可惜那时的死亡率实在太高,到了成年,只存活了两男两女,也就是大伯和父亲,还有两个姑姑。
父亲一辈也算是不错,伯父一生养育了十个孩子,都一一长大。
父亲自小参军,一直在部队锻炼,后来转业到地方,先后在武装部门、公社任领导,只是他太过老实,从来没有占过一点便宜。
“为何大伯家里那么多孩子?我们家就我一个?”
王琳记得他曾经和父亲去给祖先上坟的时候问过这样一句话。
父亲摸摸他的头,意味深长的告诉他,人生本来就不可能全都占齐了。
他不懂,也不敢再问。
后来,父亲在刚刚退休就离开了人世,这才使王琳的生活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要是爸爸还在世该多好啊!”
想到这里,王琳不由鼻子发酸。
父亲去世的时候,他的孩子刚刚半岁,也没有让他享受享受天伦之乐。
这件事一直都是王琳心中的一大遗憾。
...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一切敢挡在前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