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孙氏合眸靠在罗汉床上,听何夫人把话说完了,缓缓道:“我是妇道人家,官场之事并不了解,也不能插手。”
何夫人闻言眼神一暗,苦笑道:“我知道这次是强人所难了,所以一直无颜开口相求。
老夫人肯听我说这些就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
孙氏依旧垂着眸子没有说话,甘草甘松束手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何少夫人看了何夫人一眼,有些着急,但是并不敢开口插话。
常嬷嬷上前一步,探手摸了摸孙氏搁在小几上的茶杯,将它端起走到门帘旁交给了小丫鬟,又走回孙氏身边站定,只是在站定的时候又朝三娘看去了一眼。
三娘似有些担忧地看向何夫人,柔声安慰道:“表姑也不必太过担忧,所谓清者自清,表姑父既然没有做过贩卖私盐的买卖,那肯定很快就能出来与你们团聚的。”
何夫人闻言欲言又止,她要怎么跟一个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解释那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最后只勉强笑着谢道:“多谢三小姐了,承您吉言。”
三娘见安慰不凑效便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只得转身朝孙氏求证道:“祖母,您说三娘说的对么?坏人才应该受到惩罚,好人自然是有好报的。
听哥哥们聊天说起过好些年前两条街外的那个李府,因进献到宫里的阿胶出了问题,有个太妃娘娘在那阿胶里吃出了沙粒,当时说是要被判了抄家流放。
可后来又查证说那沙粒是御膳房里的小太监在熬制中不小心混进去了阿胶里头,并不是进献进宫里的那批阿胶的问题。
于是最后李人并没有被治罪,先皇为了安抚李家还送了一块御笔钦批的牌匾。”
何夫人一愣,不知要怎么反应,孙氏闻言却是睁开了眼睛看了三娘一眼,若有所思。
李家的案子是先皇在世的时候的事儿了,李家最后确实是没有被降罪反而被先皇钦赐了牌匾。
人人都当李家是幸运,却不知自那以后李家已经是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当初北五省第一巨贾的气势。
而李家之所以得以逃脱满门获罪的厄运,是因为李家当家将家族积累了好几代的财富的十之**进献给了朝廷作为当时对瓦剌战争的粮草费用。
可以说当年建武帝能将蒙古大军分崩瓦解逐出漠北,李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孙氏的手指敲了敲罗汉床上的小几。
此次何家之事确实是有些蹊跷,若何家当家当真没有做过贩卖私盐的勾当,那么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有人眼红何家的富贵了。
若是如此,要让何家当家安然无恙地出来,只要不妨碍一些人的利益,那对王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孙氏抬眼问道:“你所求的只是你家当家的清白出狱?”
何夫人闻言又是一愣,仔细品味了一番孙氏话中的意思,又想了想刚刚三娘说的那个李家。
李家之事她也是听过一些传闻的,虽说真相如何她并不真的清楚,但是看看李家现在的光景她也是有些怀疑的。
何夫人越想脸色越白,到最后竟是有些摇摇欲坠了。
“娘,你怎么了?”
何少夫人见何夫人脸色不对,担心问道。
她并没有听懂孙氏与何夫人所言之事。
何夫人却是咬咬牙,坐直了身子,脸上也渐渐恢复了血色。
只见她缓缓起身,整了整衣裳,走到孙氏面前深深拜了下去。
“是的,老夫人,我只求我家老爷能清白出狱。
至于其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家老爷也是豁达之人,对于我的决定,想来也不会过于怪罪。
至于何家其他人,若有怨尤,也只管冲着我来就好。”
三娘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的夫人,不由得起了些敬佩之心。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