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章 龙场悟道(第2页)

“原来如此。”

王阳明忍不住多看王渊几眼,这个少年给他的感觉太奇怪了。

对自己的老师、对本地的上官、对自己的同伴,都喜欢使用全称,连个“讳”

字都不加。

并且,这个少年面对他王阳明,也没有太多尊敬可言,而是像熟稔友人那般交流。

你说他不尊重吧,又专门从贵州城带酒过来,这份心意是弥足珍贵的。

贵州进士,王阳明以前也见过,都没王渊这般洒脱恣意。

王阳明问:“你读书几年了?”

王渊答道:“两年。”

王阳明问:“学业如何?”

王渊笑道:“《三字经》、《千字文》还记得。

《小四书》已经背不齐了,但大致内容掌握于心。

《大学》、《中庸》滚瓜烂熟,《孟子》、《论语》也勉强能背。

《礼记》只学了几篇,正在认真学习。”

王阳明赞叹说:“你很有读书天赋,两年时间竟能背诵《四书》。”

王阳明在考中进士前,也能背诵《四书》,但如今已忘记不少,只有关键篇幅还能完整背诵。

便是那位提学副使席书,也忘得差不多了,只不过当提学官后又拿起来复习。

这很正常,便是被清华录取的高考状元,几年之后也要把高中所学遗忘大半。

王渊说:“正欲向阳明先生请教。”

“那我来考你一考,”

王阳明见才心喜,直接把自己之前所悟拿来提问,“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你对这段话怎样理解?”

王渊说:“这段话我很认同朱子,无外乎‘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这里的“事天”

、“天命”

并非宿命论,而是强调“心”

与“性”

按朱熹的解释,心是人之神明,具众理而应万物。

性是心之理,人的天命就从心性当中体悟。

用人话来讲,天命即一个人的终生使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去做。

只不过,王阳明借此悟通了生死,将誓言刻在石墩上,督促自己去毕生践行。

这还没悟道,但已经有了悟道的方向——朱熹强调心、性、理的三者关系,却又不讲明白理怎么获取,只说什么格物致知,可王阳明一直没格出来。

只有王阳明把“理”

搞清楚,才算真正的悟道。

,!

热门小说推荐
不辞春山

不辞春山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

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

简介一场意外,迟菀跟时颂发生了关系,也成了时颂名义上的老婆。但是结婚三年,他们没有任何感情。爷爷的生日宴,白青青从国外归来,一向冷然的时颂对着白月光嘘寒问暖。丝毫不在意迟菀的面子。她一个时家的养女,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连过去宣誓主权的机会都没有。白青青欺她不会说话,找上门来侮辱。时颂不仅不帮忙,还护着白青青。小哑巴死心了,留下离婚协议转身离开。一向不把她放在眼里的时颂却疯了,红着眼找上门。你明明说过爱我的!小哑巴冷漠的看着他,眼底没有任何感情。不好意思,时总,对象管得严,请别再来骚扰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