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回去把高考必背古诗词都抄一遍,尤其是作者和朝代,用红笔书写,加粗。
为什么不是抄写唐诗宋词三百呢?
太多了,她懒。
真有人能背出高考要求之外的古诗词,那指定是专业人士。
值得尊重!
万一是个老师,在现代教书已经够惨了,都穿越了,就让人有点外挂吧。
抄完立刻用另一本书上教的做旧技术处理一遍。
第二天就混在一堆礼物里,送进宫交给皇后了。
皇后读书比较多,对诗集更是喜爱。
拿到后就爱不释手,昼夜研读。
皇帝来凤仪宫时自然也看到了。
做出这些词句的人,他从未听闻。
按理说,如此才华,不会被埋没才对。
卢静姝告诉皇后这是她以前在战场缴获的战利品。
太久远了,她也不知道是哪里的。
皇后看出皇帝很重视这个,就让人抄录一份,然后把原稿送给皇帝了。
她现在脑子清醒多了,母亲说不定就是想把这本书交给陛下呢。
毕竟外面的事她也知道。
皇帝第二日下朝就直接让人把翰林院的几位大人都叫进宫来。
鄘朝能进翰林院的,那都是当朝大儒,学识渊博。
研究半天都没说出个所以然。
司功局也研究了,这本书至少是一千年前的东西。
那就解释的通了,毕竟鄘朝之前的历史残破不全。
说不定是那个先人世代流传下来的呢?
如此佳作,他们既然现了,就一定要将其扬光大。
直接编入教材,让国内学子研读学习。
不足两月,这本名为《古诗词鉴赏》的书就传遍鄘朝每个地方。
知情人士透露以后的科举考试,这些都是必考内容。
鄘朝科举不限门第,只要不是奴籍,都能参加。
不少商户人家都会让孩子从小学习,就为了出个读书人提高家族地位。
女官选拔有所不同。
不通过科举,更多是推选后参加特定考核。
当然也有女子参加过科举,这种都需要层层审核,属于特殊渠道。
卢静姝一直觉得鄘朝像是各种朝代杂糅在一起。
又开放又封建。
估计历史上出过不少“董洋”
和“覃窈”
。
卢静姝选的这些句子都很冷门,有这本书在前,就算有老乡,也不会怀疑。
她拿出来时还有些紧张,毕竟雷劈了几次,她也害怕。
...
...
...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