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四章 陛下圣明(第4页)

唯一缺的,就是捶打而已。

张安世不断点头:“不错,不错,很好,一定要好好的学,今日就讲尚倒背如流。”

顾兴祖几乎没有犹豫:“知道了。”

张安世摸摸他的头,一脸慈爱的样子。

当然,夸奖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揍也没少挨。

朱勇脾气暴躁,就恨不得拎着顾兴祖出去和张軏一起混合双打了。

而原因只是他背错了一个字。

…………此时的朱棣,心情很不错。

这可以从他脸上的飞扬神彩就能看出来!

他反复地对身边的人讲:“为君者,最紧要的就是用人,有了识人之明,再将这些人用在恰当的位置上,如此一来,社稷就可稳固,国家就可兴旺,百姓就可安居乐业。”

顿了一顿,朱棣图穷匕见:“就说那个张安世吧,人人都说他不该做博士,可朕一眼就看出他有这样的才干,结果如何呢?你们呀,看事只流于表面,不能洞察本质……”

说着,朱棣摇摇头。

站在下头,恭听朱棣说话的乃是解缙,解缙像吃了苍蝇一般,心口堵得慌,可面上却是只能钦佩的样子:“臣惭愧之至。”

朱棣满意地笑了,道:“你能知错便好。”

解缙便道:“陛下,科举在即,许多读书人已入京,许多客栈已是人满为患,国子监那儿也预备了许多监舍,准学子入住,这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抡才大典,可谓盛况空前,尤其是苏、松遭遇了大灾,可不少读书人,依旧涌入京城,太子殿下为了这一次恩科,可谓煞费苦心。

只是今岁的主考官,当选何人妥当。”

这话题成功地转移了朱棣的视线,他收起方才那明显的得意之色,神色显得慎重起来,沉吟片刻,才道:“解卿家有何高见吗?要不,就让国子监祭酒胡俨来吧。”

解缙微笑,这科举主考,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在这时代,主考官被人称之为座师,一旦有人高中,这些考取的进士们见了当初的主考官就要行弟子礼,这是何等的荣耀。

解缙道:“胡公学贯古今,确实是合适的人选,不过……”

朱棣道:“不过什么?”

解缙道:“胡公有魏晋之风。”

此言一出,朱棣心里似乎了然了。

所谓魏晋之风,可不是什么好词,这魏晋之风的代表人物,是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而这些人离经叛道,为人散漫,爱隐居深山。

至少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对此等读书人,就大加挞伐,认为这些人沽名钓誉。

朱棣倒也认同,颔首道:“他确实懒散了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此时,解缙便拜下道:“臣不才,愿为陛下抡才。”

朱棣沉吟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如……”

朱棣顿一顿,才道:“朕以你为主考,其余胡广、胡俨、金又孜为副考,那个杨士奇……”

朱棣陡然想起了杨士奇来。

解缙道:“杨士奇如今尚且位卑,臣以为此时提他为副考,有些不合适。”

朱棣沉默片刻,他对解缙许多时候身上的读书人臭毛病是不喜欢的。

可不得不说,解缙这个人……已算是读书人中,难得的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了。

朱棣便不再多说,只道:“命文渊阁舍人拟旨吧。”

解缙大喜,这一次得了主考官,哪怕此时他已身居高位,却也喜不自胜!

这可是真正的光耀门楣的喜事啊,何况……此科一旦揭榜,他这主考官,便是此榜进士们的座师,将来桃李满天下,不在话下。

解缙按捺住心头的激动,努力地平静道:“臣遵旨。”

定下了科举的事,等解缙领旨而去,朱棣的心里却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明初的时候科举刚刚确立,问题很多,太祖高皇帝都为这些事焦头烂额,建文皇帝更是直接躺平,可并不代表,这其中闹出了多少乱子。

热门小说推荐
定河山

定河山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

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

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

苏宇穿越,突然得到了一个合成栏,世间万物,均可合成!无论是什么东西,落在苏宇的手中,都能变成稀世珍宝!在苏宇手中,只要物品足够,菜刀都能变成屠龙宝刀。普通的白纸合成出了鸿蒙金卷。普通的衣服合成出了飘渺仙衣。普通的气血丹合成出了九转金丹。任何物品,在合成栏下,都能变成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宝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