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或许想念一个人,就会不由得下意识学着对方的言行习惯,就像是对方留下的丝丝缕缕遗迹,要借着他的每次呼吸,一点点重构出过去在一起的模样。
熟悉感带来的安抚,也成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好在没过多久,村子喇叭里就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恢复高考,学校复课。
麻木紧绷的日子里,方猗竹难得情绪激动了起来,他攥紧了口袋里的笔,想到什么似的,又松了松手。
回到家,他把自己看过的书,写过的文章稍作整理,此时如果有人在,一定会惊叹不已——这实在可以称作是奇迹。
两年前,他还是个不识多少字的农民,可现在,他学会几何算术,知晓天文地理,甚至已经可以模仿着写出一些结构得当,有中心,有思想的文章了。
虽然他同陈归辽的差距还有很多,但他知道对方并不在乎这些。
他拿出陈归辽送他的笔记本,扉页上没写什么勉励的句子,只有一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夹进去的纸,上面写着“相思知不知”
。
镇上先前卖书给陈归辽的,是个中学老师,革命前的高中毕业生,只因为高考成绩一般,家里没钱,也就没上大学,不过在镇上教个中学也是绰绰有余的了。
方猗竹最近就在向他和村里知青学习高考需要的一些知识。
他占着自己做工快,记忆好,一听说谁参加过考试,就要找到对方刨根问底地学,像抓到救命稻草似的。
只做过几年小学生的农民想要参加高考,想要去首都念大学,听上去就像是做梦一样。
而现实也十分配合地上演着一出梦境。
拍照,报名,审核参考资格。
开考那天,镇上热闹极了,树间挂上红布横幅,关了几年的教室门打开,用作高考考场。
方猗竹穿着稍厚的棉衣,和百来个男男女女站在镇中心小学门口,感觉有些局促。
那些只有赶集天才开的纷纷店铺开门,卖布的那个个矮微胖的老板拿出几个凳子招呼一些考生坐下休息,拉着嗓子说:“不紧张,心放宽。”
开考前,镇上书记先作开考仪式,做完动员和诚信考试宣誓后,小学铁门一开,几百人乌泱泱挤了进去。
方猗竹早上考数学,下午考语文,第二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历史地理综合。
考完试,他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继续上工,读书,练字。
终于翻过了一年,又是一年春天,正翻着土,方猗竹就听到一阵炮仗声。
年已经过了一月余,最近也没有人家结婚,他循声一看,就见一辆没见过的黑车,车上挂着几大朵红布扎的花,不知道是来做什么的。
车一停,下来的是李生民,他弯腰开门,请出一个穿着干净整洁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手上拿着个信封,笑着递给方猗竹。
方猗竹心里一动,大概猜到里面是什么,他轻轻拆开信封,发现里面放着张稍厚的纸,他心跳如擂鼓,把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稍大的字写着:“旭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纸张上后面的字全部飘出眼外,方猗竹眼眶一热,半天才反应过来对面还站着几个人。
中年男人见状只笑着说:“恭喜恭喜,小方虽然不是状元,但考上旭京大学也还是很不错的。
我听你们镇上书记说,你从小就喜欢念书……”
方猗竹仅凭本能应付着,稀里糊涂地答应送行,收下据说是省里发的奖学金,拿着通知书拍完照,才晕晕乎乎回了家。
回到家,他把那张纸完全展开,看见通知书上熟悉的字体写着:“方猗竹同学:经学校录取,省招生委员会批准你入人文社会科学院普通班进行学习……”
他拿着通知书睡了一夜。
...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一切敢挡在前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