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到前厅的时候,李芳正在那里喝茶。
他旁边站着两个小太监,都是我王府里面的,这两个人非常小心的侍候着。
这个李芳在我爹登基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了,比我爹还老。
内廷几万太监,在辈分上说,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就连柳丛容都要跪着叫他一声‘干爹’。
他长的慈眉善目的,圆脸,细眼,经常笑,脾气好。
我爹生气的时候,他劝着,别人在我爹面前做错的事的时候,他护着,我还挺喜欢他的。
因为他比我爹好说话。
于是我过去,耷拉着眼睛,苦着脸说,“李公公,我这病的稀里糊涂的,不能出门。
您就帮我回了太子吧。”
李芳见我只是说,“奴婢知道大殿下病着,一直不能起身,不过储君召见……”
他笑了一下,很像在安抚我,“先见太子吧。”
一个软钉子把我撅了回来,我哪还敢再说个不字呀?
我只能灰溜溜的跟着他,坐轿进宫了。
太子就在毓正宫。
刚随着李芳进大殿,我都听见文湛的声音了。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毓正宫还是那个毓正宫。
偌大的正殿里面放着一排接着一排的书柜,靠着窗子的这边摆着卧榻,书案,长椅,被擦拭的纤尘不染。
书案上有成摞的书本,摊开的宣纸,研好的徽墨,米芾的砚台,外加制作精细的湖笔。
文湛抱着越筝坐在书案前,他看着案上摊开的书,问他怀中的孩子,“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越筝,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越筝嘟着小嘴,很认真的看了看书页,然后摇头,“不知道。”
文湛听见我们进来了,他从书页中抬头,看了我们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用手指摸着书页,对越筝说,“闷闷,说的是法政简廉,无苛政,不涸泽而渔,君主无主观臆断之象。
老庄讲究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
按照讲读大学生沈墨的说辞,自我华夏尧、舜、禹三代圣君以来,唯有汉代文帝、景帝时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他所提倡的无非就是君主恭俭,民风淳厚,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李芳没有说话,他引我进去,对着太子行了礼,就垂手站立一旁。
...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一切敢挡在前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