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七章 说好了不造反了怎么总是往那边想(第1页)

“咳!”

一声轻咳,打断了李承乾的思路。

坐在主榻上的李承乾顿时回过神,有些抱歉的看向了左侧的于志宁道:“孤与众卿不见久矣,今日再见众卿,孤欣喜万分,都坐。”

李承乾微微抬手,东宫诸臣这才轻轻笑笑,然后到各自的位置坐下。

东宫议事,不像大朝时,群臣肃立,多像是常朝,诸臣在李承乾面前也可以正坐。

当然,各有各的位置,于志宁,张玄素,欧阳询和颜师古等人自不必多说,其他诸太子舍人多坐在更后面的位置,总是记录。

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看向左右的于志宁、张玄素和欧阳询、颜师古等人,认真的说道:“从今日起,东宫诸事复常,上午巳时初(9点)开始议事,巳时正(10点)至午时正(12点)听诉,下午未时正(2点)开始授课,申时末歇(5点)。”

“臣等领命。”

群臣齐齐拱手。

这是他们往常的行事时间,因为很多时候,李承乾虽然不参加太极殿的常朝,但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还有欧阳询和颜师古却都是要参加常朝的。

东宫的议事都是在等太极殿常朝结束之后再开始,甚至很多时候,东宫诸事,都要等常朝结束之后,从中书省移交过来。

是的,从中书省移交过来。

李承乾虽然很早就已经开始理事,但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在学着理政。

中书省将一部分很有标志性的朝政移交到东宫,东宫处理妥当之后,才会移送回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禀奏皇帝执行。

东宫没有真正的处事之权。

东宫真正处于的阶段是在学政,一直到李承乾登基,都是在这个阶段。

当然,皇帝如果信任,那么很多事情都会依照东宫的处置来执行,变相的,东宫有了处理政事的权利。

可如果皇帝不信任,诸事不从东宫而行,那么东宫废太子之意便已经昭然。

太宗皇帝好脸面,虽然宠爱李泰,但在李承乾没有表现出足够被废的原因之前,他是不会直接下场的。

所以,东宫依旧是整个大唐朝堂,数一数二的顶尖势力。

远在魏王府之上。

……

李承乾坐在主榻上,看向东宫诸臣道:“今日在议事之前,孤有三件事要说!”

“请殿下示下。”

诸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首要之事,是吐蕃请婚之事,父皇既然允许东宫介入,那么之后每日,东宫都要派人去礼部,去太常寺问上一声,诸项礼仪,日程,称号,嫁妆诸事,东宫选个人每日去问上一声,诸卿看看,谁去最好。”

“殿下!”

于志宁开口,说道:“殿下,依臣看,安平县公以宗正少卿、太子右庶子去诸司询问最为妥当,而且此事宗正寺也是一员,脱不开的,正好也可以随时派人传信。”

李承乾轻轻颔首,看向两鬓斑白,但神色依旧精神的李百药,问道:“安平县公,如何?”

李百药虽然是宗正少卿,但却是赵郡李氏的子弟。

“臣遵命。”

李百药肃然拱手,但随即,他就又问道:“敢问殿下,还有其他事情交待与否?”

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婚书,三日之前吐蕃请婚,但婚书事关国事,礼部应没那么容易准备妥当,此事亦需宗正寺参与,故而父皇昨日所言王后诸事,需写入婚书。

至于子嗣事,另以副本,请吐蕃国主于贞观二十二年,携王后和王子前来长安恭贺!”

“喏!”

李百药面色郑重的拱手。

李承乾昨日在太极殿上所说的关于吐蕃国主子嗣艰难的言论,已经在长安传了开来。

若大唐公主真的嫁入吐蕃而无子嗣,对大唐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件事。”

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说道:“父皇昨日单独召见本宫,言说《括地志》诸事。”

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小贵婿

逍遥小贵婿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权宠下堂妃:神医狂妻很嚣张

权宠下堂妃:神医狂妻很嚣张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