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对于国渊与邴原的辩经,简而言之就四个字:
唇枪舌剑!
但相比于邴原而言,国渊的积累与天赋多少还是差了点。
要知道邴原日后可是能直接和他老师郑玄辩经的人。
曹魏时期,世人更是称齐鲁之地有“邴郑之学”
,将两人并论。
于是在邴原犀利的进攻之下,这次辩经国渊终于露出了颓势。
……
不知过了多久,修文堂中。
看着面前脸色有些苍白的国渊,只见邴原依旧神态沉稳的开口道:“汝自认学问与孔子相比,孰强孰弱?”
国渊闻言自然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我不如也!”
然而他此言一出,邴原顿时眼神微凝,直接图穷匕见。
“汝之学问既不如孔子,又如何能判断圣贤对错?”
“《仪礼》纵有些许谬误,却上承孔子,传承有序,《周官礼》可乎?”
“《周官礼》藏于皇宫秘府多年,为何唯独为刘歆父子发现?”
“何人所录?何人所藏?何人可证?”
“诸证皆无,《周官礼》何以为凭?”
邴原这连绵不断的质问声顿时就好似刀剑一般齐齐朝着国渊射去。
明明四下无风,但国渊的后背却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仿佛在惊涛骇浪之中一般,摇摇欲坠。
但即便满头大汗,他亦是面色惨白咬牙道:
“世间之事,是便是,非便非,通天通地,贯古贯今,决不可易也。
若使孔子之言有不是之处,亦是不是,如何能硬穿凿说!”
不得不说,国渊在经学上或许不如邴原,但心志却非凡人。
即便四下有诸多辽东儒生围观,他亦是面色坚定的开口道:“若违天理,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若合人伦,虽其言之出于黔首,不敢以为非也!”
国渊这么说倒不是失心疯了,而是秉承师门理念。
话说郑玄这一派与今文经学最大的分歧,其实就是关于孔子的定位。
在今文经学的理论中,孔子是给后世制法的神圣。
故此这一派大儒才会称孔子是受命于天的素王,乃是其母在大泽之坡郊游时,梦见黑帝请其赴宴,后在梦中交合有感,方才在空桑之中生下孔丘。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