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徐复祯让锦英在天香楼置了一桌大席面款待他们。
这是东家第一次在天香楼设宴,锦英拿出了十二分的重视,不仅安排了最好的位置,还事先派人打探了所有宾客的喜好。
出席的宾客除了沈家人,还有沈芙容的夫君段小将军,以及常家进京的几位舅爷。
其中两浙路的常提举是徐复祯的大舅舅,另外几位是她的族舅。
其中有一位名叫常泓的京官,当时朝廷找常家借钱还是他牵的线。
他是新党里主张改革的领袖官员,所以是徐复祯的重点拉拢对象。
而她姐夫段小将军身后则是秦凤路的段安抚使。
因此说起来虽像亲友之间的宴席,于徐复祯而言却是一场标准的官场应酬。
席间沈家众人对她都已熟稔,因此常家的几位舅爷反而成了上宾。
有了常夫人的牵引介绍,京外的几位舅爷这才知道原来京城这位声名鹊起的内尚书竟是常家主支的外孙女,不由得纷纷忆起徐复祯的母亲,说起她早年的往事。
徐复祯对她早逝的母亲早就没什么印象了,因此分外好奇地听着他们描述里的那个女子,一点一点地将她贴到心里母亲的那个位置上。
沈珺对这些陈年往事不感兴趣,他打量着席间众人,心直口快地说道:“徐妹妹,怎么没有把介陵兄请过来?”
徐复祯脸色顿时一沉。
常夫人剜了沈珺一眼,沈芙容却捂着嘴偷偷笑。
常家的舅爷纷纷问:“介陵兄是什么人?”
常泓告诉他们:“是御史台的霍中丞。”
他心中暗暗纳闷,霍中丞不是成王的人么,请他干什么?
沈众朝其他人解释道:“霍中丞前些日子在河东军任参议,可谓文韬武略,连北狄的赔偿都是他谈下来的,伯观对他很是敬仰。”
他又一巴掌拍在沈珺肩膀上,呵叱道:“也不看看什么场合,请个外人来合适吗?”
话虽如此,散了宴席后,沈众还是私底下问徐复祯:“你和霍介陵是怎么回事?今日成王过来游说我,我才知道他原来是成王的人。
他这样的人若不能收为己用,那迟早要养虎为患。”
徐复祯正烦恼得很。
她身边没个出谋划策的人,做事全凭自己的判断。
她有时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她试探着问沈众:“他说如果我愿意嫁给他,可以为我放弃他在蜀中的势力。
沈将军觉得我该答应吗?”
沈众忙问:“他真愿意?”
徐复祯点点头。
沈众顿足道:“那你有什么不肯的?”
“要是成王完全掌控了蜀中,那我们就备受掣肘了。”
徐复祯怅然道,“而且,成亲以后就跟他绑在一起了,我怕我会渐渐边缘化。”
“以他的才干,把蜀中重新收回来只是早晚的事。”
沈众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再说了,你都找到这么好的归宿了,平时就管好皇上的起居兼之相夫教子,难道不比朝堂上尔虞我诈轻松?”
徐复祯立刻知道自己问错人了。
她过两日又问了常夫人同样的问题。
常夫人沉吟了半晌:“你现在都当上内尚书了,头上又只有一个太后。
趁皇上现在还小,先跟他培养好感情,过几年再嫁人。
以后有皇上做靠山,谁也不敢欺负你。”
徐复祯连连点头,她也是作此想法,果然还是姨母会为她考虑。
常夫人又语重心长地劝道:“他现在爱你爱得紧,所以愿意为你割舍掉蜀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