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荀悦整理脑海中的思绪,说道:“张君所问之事,皆为国家之大事。
张君欲知形势,需明国朝之制。”
“所谓府库匮乏,不外乎赋税不足,而度支连年超之,如欲富府库,无非开源节流。
自霍光改废盐铁以来,国朝赋税以人、田为税。
……”
“光武皇帝中兴汉室,未改汉朝旧制。
故时至今日,当四夷乱边郡,赋税不及度支,府库自然匮乏。
陛下为丰府库,卖爵鬻官,征收田税。
然府库虽丰,但宦官当权,贪官污吏横行,剥削百姓。
……”
东汉出现的财政危机,本质是刘秀没有革新税法,而是沿用西汉时期的税收政策。
西汉时期赋税,本质以人头税为主,田赋为次。
至汉武帝时期,为了开源节流,增收了盐铁税。
至霍光掌权时期,为了休养生息,废除了汉武帝时的弊政,同时为了安抚士民,取消了酒类专卖与关中地区的铁官。
东汉刘秀开国时,刘秀沿用西汉税收。
不再专营盐铁,而是将盐铁的利益下放于地方,以换取朝廷对田亩数据的掌控,并且减轻商业税收。
如此操作下来,东汉的赋税来源受到限制,除了人税、田赋外,盐铁赋税虽依旧征收,但面临私营的冲击。
当农业税收到达上限,而地方大族凭借山海矿产资源而富庶,以及广泛占用田亩时,反而会影响东汉的基本盘。
同时当边境地区发生动荡时,而东汉无法快速平定,形成无底洞窟窿,那么财政危机将会产生。
东汉皇帝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后续的东汉皇帝无力解决。
以汉章帝为例子,他想系统性恢复西汉的盐铁官营,但因阻力重重,不得不放弃了盐铁官营。
当荀悦将东汉的财政赋税来源讲清楚时,张虞已是明白了许多。
东汉将盐铁开放,无疑是将仅次于人头税的盐税让渡于地方,那么拥有权利的士族从中攫取利益,将钱财投资入经学,其家族很快就能发展起来,并形成地区垄断。
张虞微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卖爵鬻官,多征田税,实乃治标而不治本。”
汉灵帝一系列的操作看似聪明,但实际并未改变东汉的财政问题。
反而因扶持宦官,形成党争,又因官爵泛滥,官员上人之后,为了拿回自己所缴钱财,反而会压榨百姓。
汉灵帝若真有大志,挽救东汉王朝,开启盐铁官营,或许才有机会。
但若真开收盐铁赋税,汉灵帝不知会面对多少阻力。
“欲中兴汉室,非圣君贤臣降世不可!”
荀悦神情落寞,说道:“肃清吏治,大展宏图,革新税制,则能中兴汉室。”
张虞沉默不语,显然荀悦的理想是希望东汉出圣君贤臣,从而大兴天下,其与荀彧都属于理想兴汉派。
东汉当下改革的难度,恐怕比张居正改革还难。
彼时张居正得益于美洲白银流入,而东汉需硬生生从食利阶级里抠出一块肥肉。
若他记忆不差,历史上唯有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恢复了盐铁官营,利用税法改革救了半条命
荀悦自我哀叹少许,重新恢复心情,继续说道:“济安言富者连田,贫者无田,依悦之所见,自上古以来,贫富之分如天数,不可逆也!”
“然若改之,前汉师丹之旧策,或能使贫者有立锥之地。”
“师丹之策?”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堂堂仙界医尊,一朝沦为将军府的痴呆傻女,受尽白眼的摄政王妃!庶妹暗算,夫君鄙夷,漫雪纷飞下,堂嫂更是害她一尸三命!重生归来,她记忆全复,一双素手,医死人肉白骨。两袖轻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誓要让欺她辱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传说,她嫁给摄政王,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殊不知人间我玩腻了,休书一封,从此我们再无瓜葛,我走我的阳光道,你只能走独木桥,要是越线,休怪我不客气!摄政王赶紧扶着自家的娇妻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