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朝廷不发放军饷,遇上大灾之年,日子还是会过不下去。
募兵的日子略好一些,俸禄加各项补贴下来,每年的收入大约是15两~18两。
辽东前线的募兵更多一些,平均下来每月将近2两,一年的收入大约是24两。
可惜这些都是理论数字,大虞的官兵就从来没有拿到过全饷,打折才是常态。
军饷从户部账目划出,就会漂没三成。
实发到了士兵们手中能有五成,那都是将领清廉。
士兵能够拿到六成以上军饷的,只有朝廷最重视的京营和边军。
很多部队,还要扣伙食费、军服钱,一年到头往往都是白干。
指望立功升官,摆脱苦逼的命运,同样是虚无缥缈。
和平年代只有边疆有仗打,那里是将门的天下。
普通人表现再怎么优秀,也很难跨越百户的门槛。
在这种背景下,指望人家自愿参军,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走投无路,但凡是有的选择,就没人会从军。
家丁的情况更好一些,因为是自己人,银饷通常能够保证。
进入军营后,身份一般是主帅的亲兵。
表现优异的,也可以在军中任职。
只不过主将调离后,家丁也会跟着离开。
仕途发展,完全和主将绑定在了一起。
从众人激动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不少人有所意动。
就算前面没听过五城兵马司,在进入军营之后,大家也知道这是一家好衙门。
没别的原因,纯粹是每天三顿干的管饱,偶尔还能吃上一顿肉,这和以往他们认识的军队完全不一样。
别看他们是猎户屠夫出身,天天和肉打交道,好像小日子过的不错,实际上的生活同样清苦。
大虞朝发展到现在,别的都不多,就是人口多。
一片集市有一两名屠夫足矣,不可能所有子弟,都子承父业。
猎户情况更惨,山林都被世家大族给霸占了。
想要进山打猎,必须经过人家的同意。
就算有所收获,大头也被别人拿走了,还要承受朝廷的赋税。
哪怕没有盘剥,山林能够养活的人口,也非常有限。
按《大虞律》,独子不在征召范围内。
能够被送来服役,在家中的地位肯定高不到哪里去,继承家业铁定没戏。
...
为了救一个颤颤巍巍过马路的老人,孟婉婉被迎头而来的汽车撞了个稀巴烂,本以为会去投胎,没想到却被一本山神手册救下,只要完成山神手册的委托,她就能再活第二次!看着眼前三个瘦骨伶仃的崽子,再想到他们的结局,孟婉婉握拳干了!...
...
一本踏入官场路的镜子和教科书。一个小科长,偶然的机会给他抓住了,适逢其会,参与并卷进领导之间的争斗里。他也因此在仕途中,连连高升。一个仕途上极为顺利的女人,升官到市长后,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阻力,多方压力下,就为那一步走错,还能不能够回头?小科长升官后,既为马前卒,又在情感上与市长纠葛不舍,他们会有怎么样的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