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九章 定座次(第3页)

临来户部之前,胤禑已经做过功课。

他心里很清楚,只要不打仗,不大兴土木,内务府不过于铺张浪费,国库的存银一直都在稳定增长。

康熙二十五年,国库存银已经达到了2605万两。

此后的国库存银,节节攀升,并一直稳定保持在4000万两的水平。

如今的户部,日子其实并不难过。

所以,包括凯音布在内的六位户部堂官们,都不想做得罪人的事情。

但是,他们又不敢明着得罪老四,也就一直暗中拖延敷衍。

今天,胤禑刚来户部上任,老四就率先发难,摆明了,是想让胤禑当众表态,你究竟支持谁?

胤禑肯定是要表态的,但绝对不是好戏尚未开场之时,就幼稚的亮明车马。

归根到底,老四这个人极为难缠且多疑,胤禑在短时间内,很难走进他的内心深处。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慢慢来!

老四心里有数,凯音布这只老狐狸,再次使出了摆烂的绝招。

是啊,官员们确实欠了国库不少银子。

但是,银子早就花光了,难道说,还能逼死他们不成?

因为讨债,居然逼死了朝廷命官,这不是给康熙这个圣君的脸上抹黑么?

谁敢给今上的心里添堵,将来肯定没有好日子过,凯音布深信这一点。

“徐部堂,您有何高见?”

徐潮是汉臣,也一直与凯音布唱对台戏。

所以,老四在公开场合,对他一直礼敬有加。

“四爷,以老夫之见,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徐潮起身行礼后,慢条斯理的让老四碰了个软钉子。

再怎么说,借出国库银子的官员,不仅有很多满臣,也有不少的汉臣。

在康熙朝,历任户部尚书,没有一人是蠢货,个个都会算帐。

为了追讨朝廷的欠银,平白得罪无数汉臣同僚,即使徐潮再傻,他也绝对不可能做出此等蠢事。

别看老四是管理户部的阿哥,也就是户部的太上皇。

但是,他想干的事情,被满汉两位尚书一起暗中抵制了,结果必定是寸步难行。

在大清的官场上,通行的基本准则是:县官不如现管。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