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夫子,弟子道行,已达万点!”
江行舟拱手恭敬地回答。
“哦?!”
裴老夫子面露讶色,沉吟片刻,想了想掷出一块玉牌,飞落江行舟掌心。
“[万点道行,乃文庙书山叩门之砖]。
道行每一万点,便可获得一次进入江阴县文庙【书山】悟道的机会。
本该童生文位再去试炼,
但你如今道行已足!
明日卯时三刻,你持此牒过文桥,入本县文庙悟道。”
“是,多谢夫子!”
江行舟接过玉牌。
他低头看去,玉牌通体莹润,正面刻着“裴”
字,字迹古朴。
薛府私塾的数十位蒙生们,眼巴巴地看着江行舟手中的玉牌,一时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要知,小半月之后,便是县试。
童生试乃大周圣朝文道的第一关劫。
县试极难通过,录取比例极低,百中录一。
常有老书生连考三五十年,须发尽白时,方才踏上童生文位。
不过,一旦及第,每月可领朝廷三斛“文粟米”
的俸禄,食之才气充盈。
从此可以一心投入文道修炼,不必再为生计发愁。
朝廷还会赐下一件“文童袍”
,水火难侵。
这般待遇引得大周学子对科举趋之若鹜。
在即将县试童生考之前,积攒满一万点的道行修为,提前获得一次进入文庙书山的机会,蒙生的实力少说可以涨二三成!
可是,积累万点道行并不容易!
这可不是关靠苦读就行,还需要足够的悟性。
最让学子们头痛的是,有时道行迟滞不前,甚至大幅退步。
绝大多数蒙生都是县试晋升童生之后,才积攒够万点道行,进入文庙【书山】悟道,获得文术、文宝,或是激发独门文道天赋。
他的按摩令无数异性着迷,他的针灸治愈多年顽疾,风骚白领业界精英江湖大佬,无不为之倾倒,身怀绝技的草根中医谢东凭一双巧手几根银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血泪挣扎生离死别,处处荡气回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