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了亩产数千斤的红薯,李昊压力减轻很多。
百姓吃饭问题不但能够解决,家家户户还能有余粮,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只要解决了吃饭问题,人口自然会大爆发。
“君上,可是有什么喜事?”
猗蔚见李昊愣在那里,表情变幻不定,神色间透着兴奋,不禁开口问道。
李昊哈哈大笑道:“喜事,大喜事。
猗蔚,你又立了大功,本君先给你记下。
此间事已了,我们明日就回郯城。”
“不去东阳城了吗?那东阳城交接怎么办?县令还需君上指派。
而且,我们不是还要考察东阳城的茶厂,顺便考察榆城的盐厂吗?”
李昊思虑了一番道:“东阳城交接,让尹文全权负责。
命士子苏木暂领县令之职,如东海城一样,让尹文挑选十几位士子填充进东阳城职务空缺。
至于盐厂,如今正在建造工坊,最少还要一个月才能投入生产,司空马肖盯着没问题。
至于茶厂不急,茶叶明年初才能下来,而且还缺少关键一环,往后放放也没什么。”
此次行程,李昊原本已经安排好。
只是秋薯种植事大,如今正是六月下旬,播种的最好时候。
时间紧任务重,那是一天也耽误不得。
至于青龙军比武选拔,七千多人比完,最少要半个月。
到时,他只需要过来一趟,再开个加封任命大会就好。
郯城如今热闹非凡,自从有一个退役士兵,将信将疑的拿着退役文书来到县府,居然真兑换到了三百斤粮食,顿时引起了轰动。
随后越来越多的退役士兵前来领粮,当所有人都拿到了粮食,李昊的贤名像暴风一样传了出去。
随着时间推移,李昊在军营所言也被传了出去。
有一万多退役士兵推波助澜,根本没用几天,李昊之言已传遍炎地,百姓们都知道了炎君李昊。
加上榆城和郯城之前的带薪招工,李昊迅速得到了炎地百姓的认可。
半日功夫,李昊终于回到了郯城。
“猗蔚,这次商部表现很好,粮食及时运抵,没出什么乱子。
退役甲士成功领到粮食,让百姓对我们有了基本信任,你当记首功。”
猗蔚大喜叩谢道:“谢君上,计划能顺利完成,全赖君上统筹谋划,商部奉命执行,功劳不敢独占。”
“不用自谦,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而且,此次意外得到红薯,虽然是无心之举,但亦和商部脱不了干系,你功劳甚大。
待炎地建国后,本君会一一封赏。”
李昊笑容满面,这猗蔚真是自己的福星。
“猗蔚拜谢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