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昊带着忠伯,刚入学宫就遇到了名场面。
学宫正殿莫约聚集了数十人,大家依席而坐,神态庄严。
主位上坐着两个老者,应该就是主持这次争鸣之人。
“变化应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
“然也!
治国无其法则乱,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
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
天道,因则大,化则细。
因也者,因人之情也。
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
“请教孟夫子,君贵还是民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李昊听了半天,虽然感觉绕耳,但还是听出了大致意思。
百家争鸣有一个核心论题,无非就是如何治理国家。
法治、德治、无为而治是其中最受追捧的几个观点。
李昊可没功夫听他们这些陈腔滥调,他还有正事要办。
“啪啪啪”
众人正沉浸在思绪之中,突然殿外响起了掌声。
“谁人于殿外喧哗?如此不知礼仪之莽夫,速速将其赶出学宫。”
正位上一人抬首怒斥道。
“且慢!”
李昊从殿外走了进来,整了整衣衫,弯腰施礼一圈,笑道:“吾适才于殿外,听到诸位先生高论,于精彩处,情不自禁,拍击手掌以抒胸中之激怀,还望诸位夫子原谅小子莽撞失礼之处。”
“既然如此,吾且问汝,是何论述?”
问话之人,就是方才主张仁政治国之人,高坐于主位,应是孟子无疑。
李昊组织下语言道:“方才听到一言,在下概括为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