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0章(第4页)

“新大邑”

分布在渡水的东西两侧,两地相距数公里:东侧主要是殷商移民居住区,西侧是周王行宫、宗庙以及周人居住区。

在渡水西岸(今洛阳火车东站附近)有一片周人贵族聚居区,王朝显贵大都在这里建造宅邸。

墓区出土铜器中有“太保”

铭文,说明召公爽家族的部分墓地也在这里。

但因为洛邑城被覆压在现代洛阳城之下,目前发掘范围还很有限,尚未发现大规模的宫殿台基。

也可能是洛邑的规划以实用为主,没有太多奢华的工程,也没有城墙。

到下半年,新洛邑基本完成,官方名称为“成周”

有人说,这名字可能寓意周朝的成就,也可能和成王的尊号有关。

与之相对,镐京(丰镐)被称为“宗周”

,因为资历更老一些。

岐下的周原则单称为“周”

,是最古老和狭义的周地。

周公先是赶赴镐京向成王报告,并随成王来到成周洛邑。

在这座据说距离上帝最近的城市,成王“加元服”

(成人礼),从此开始履行王的职责:接见在洛邑的商人长老和周朝百官,在各种典礼上频频露面。

周人希望让殷商移民看到新王振作有为的气象,所谓:“有王虽小,元子哉!”

此后,周公和召公对少年成王又有几番关于王朝兴衰的说教。

和以往不太一样的是,二人的论说里新增了一个“小民”

概念,指的是构成王朝主体的普通农夫和贵族封邑里的农奴。

按照周公和召公新发展的理论,王应当关注小民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要(让贵族)虐待和过度剥夺他们,小民才是王永远获得天命眷顾的基础,所谓:“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

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

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日: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

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尚书?召诰》)

到年底,成王在洛邑举行迎接新年的祭祀,奉献给文王和武王各一头红色的牛(驿牛)。

I看来,周公的新祭祀原则已经成为王朝正式制度。

但不知为何,成王并没有把洛邑作为真正的首都,不久之后,他又返回了镐京。

和父辈不一样,成王并没有和商人共同生活的经历,但洛邑的主体居民是商人,这可能会让成王难以适应。

结果,武王和周公谋划的迁都事业并未变成现实。

此后,洛邑(洛阳)一直是西周王朝管理东方的军政中心,其主体是殷商移民,可以组建规模很大的军队。

西周王朝前期,在洛阳可以调动的兵力是“殷八师”

,也叫“成周八师”

,每个师兵力数千人;与此相对,在宗周镐京,周人为主的兵力是“西六师”

热门小说推荐
通仙宝鉴

通仙宝鉴

修灵成为绝世高手无望,隐居于都市过着凡人般的平淡生活。可是随身携带了十多年的通仙宝鉴突然亮了,于是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