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外,商人还探索了古中国的诸多地域,甚至研究过人骨的各种利用方式,但随着商朝覆亡,这种探索精神和技术狂热也消失了,或者沦为被上层社会漠视的末流小技,在其后的三千年里一直未能复兴。
即便作为商王室传人的宋国,也未能保留这些特质。
商文明很复杂,有着残酷、奔放、奇幻和科技理性等诸多层面,以及那些我们已经无法认知的部分。
只是早在三千年前,它们就已经被彻底忘却。
注释
1韩巍:《西周墓葬的殉人与殉牲》,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下文有关西
周初期墓葬的基本信息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文,不再详注。
2天马一曲村遗址为晋国早期都邑,是邹衡先生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
3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
4北京市文物工作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河南鹿邑县太清宫西周墓的发
掘》,《考古》2000年第9期。
6参见杨升南《商代的长族:兼说鹿邑“长子口”
大墓的墓主》,《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
7黄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论》。
8俞伟超:《铜山丘湾商代社祀遗迹的推定》。
9《左传?昭公十一年》。
杜预注:“用太子者,楚杀之为牲,以祭冈山之神。”
10此外,在河南登封王城岗还有一例春秋时期的疑似人祭遗存。
一条春秋时期
开挖的壕沟内,有一直径约1.5米的近圆形坑H68,坑底南北两侧分别埋有一具小猪骨架,北侧猪架上方则是一具呈挣扎状的儿童尸骨。
发掘报告认为,坑中的儿童不像是正常死亡,”
是否与祭祀有关,尚待讨论”
。
参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上册,第381页;下册,图版120。
在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王城岗就已经有了夯土小城和宫殿,并使用了较多的人奠基,H68灰坑则出现在龙山古城之后约1500年,规模很小,很可能是民间巫师秘密举行的禳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关于人祭的知识仍在民间悄悄流传。
11《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所作增补。
虽然秦汉之后的王朝法律已经不允许猎俘杀祭,但人祭宗教也曾在民间迁延了较长时间。
直到汉魏时期,宋襄公曾经献祭的“次睢”
神社仍存在,又被称为“食人社”
;也有祭祀者会花钱雇穷人充当人牲,祭祀时把人牲捆绑在神社前,如同屠宰的牲畜。
不过从文献记载来看,也许汉魏时的人祭只是程序性表演,而非真正杀人、食人。
参见《续汉书?地理志》注《博物记》曰:“县东界次睢有大丛社,民谓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
《艺文类聚》卷五九引《从征记》:“临沂厚丘间,有次睢里社,常以人祭,襄公使帮子用部子处。
相承雇贫人,命斋洁,祭时缚着社前,如见牺牲,魏初乃止。”
第二十八章尾声:周公到孔子
...
...
...
修灵成为绝世高手无望,隐居于都市过着凡人般的平淡生活。可是随身携带了十多年的通仙宝鉴突然亮了,于是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