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维岳生子石申,是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由庶吉士任内翰林弘文院检讨,历任内翰林弘文院编修、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内翰林国史院侍读学士。
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月兼任吏部右侍郎,同年九月二十四日转为吏部左侍郎,康熙朝历任刑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仕至总督仓场户部侍郎,即恪妃之父。
石申嫡妻为赵氏,应该是恪妃之生母。
恪妃于康熙六年薨逝时,其父石申及其母赵氏均在世。
《池北偶谈》中谈及石家称:“申父维岳……官某省副使,会王府中官某鸠其王,反诬其妃某弑逆,抚按以下皆纳其贿,将具狱矣,维岳独持不可,力雪妃冤。
至是,申生恪妃,竟入宫掖,人以为妃之报云。”
①
[入宫情况]
顺治五年八月,清廷下达上谕,称:“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
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②从官方意义上允许并且鼓励旗人与民人通婚。
至顺治十二年七月时,在世祖的上谕中已经变为“太祖太宗制度,宫中从无汉女。
且朕素奉皇太后慈训,岂敢妄行。
即天下太平之后尚且不为,何况今日”
。
③但是,根据顺治十三年十月时抵达京师的朝鲜麟坪大君所著《燕途纪行》中记述,“翰林石绅女,季秋选入,宠冠后宫”
④,可知恪妃可能是在顺治十三年秋季入宫,正与前一年世祖上谕中之说辞相异。
另外,根据《清列朝后妃传稿》引《永平府志》记载:“(恪妃)及笄,承恩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敕石申妻赵淑人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右门下舆,入宫行家人礼,赐重筵、赐纻,赏赉有加。”
⑤恪妃亦是目前已知的清代唯一正式直接作为后宫主位娶入的民籍汉女。
[宫廷生活]
恪妃入宫之后,住在永寿宫。
世祖称呼她为“永寿宫妃”
,并提及她曾经在顺治十七年春季患病。
⑥在康熙初年的内务府《奏销档》之中,称呼恪妃
——————————
①王士祺:《池北偶谈》卷24,恪妃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第591——592页。
②《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0,顺治五年八月千子条,《清实录》,第3册,第320页。
③《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2,顺治十二年七月乙西条,《清实录》,第3册,第725页。
④[朝鲜]麟坪大君李?:《燕途纪行》,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22册,第134——139页。
⑤张尔田:《清列朝后妃传稿》传上,民国绿樱花馆刻本,第77页a。
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第8页a。
为“尼思哈福晋”
①。
出身民籍汉女的恪妃,其“尼思哈”
之名号显然为入宫之后所获赐。
在世祖崩逝之后,恪妃与恭靖妃、端顺妃、淑惠妃均为当时世祖位下的福晋级庶妃,列名时一般以恪妃居首,均显示恪妃在宫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
...
...
修灵成为绝世高手无望,隐居于都市过着凡人般的平淡生活。可是随身携带了十多年的通仙宝鉴突然亮了,于是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