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4章(第1页)

与此同时,那些虽然不是经学博士,也未必是什么儒学大师的人,包括在野的学者、在朝的士大夫,他们没有资格参加石渠阁会议,但有不少却能保持自身的独立,该批判时政就批判,该谏议皇帝就谏议,仿佛儒学另有一套价值观似的。

换言之,经学是儒学,但儒学未必是经学。

打个比方,今天“西方国家”

的“经学”

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但这些理论不只是“经学”

,还是大学里的研究课题,是一些个人秉持的价值观,等等。

汉朝虽然从汉武帝开始逐渐推崇儒学,但目的是建立帝国自身的王官学、经学,而不是纯粹尊崇作为一门私家学问、个体思想、批判理论的儒学。

所以,至少在汉宣帝的时代,“独尊儒术”

是不可能的,只能勉强说“尊经”

在盖宽饶看来,汉宣帝的这种“尊经”

很虚伪,他看到的是皇帝更重视刑法,更信任宦官,并有意把儒学压制在他能控制的范围内。

于是,他给汉宣帝上书说:

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

5

“儒术不行”

,才是昭宣时期儒家地位的准确写照。

在盖宽饶这类士大夫眼里,儒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那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

6

不管是有意无意,盖宽饶透露了儒家对理想政治的心里话:要实现选贤任能的“官天下”

,而不是世袭制的“家天下”

一个人不具有统治才能,就没有资格当统治者。

汉宣帝何许人也?来自民间、深晓“民气”

的他马上意识到,这封奏疏不是普通的讽谏,而是会动摇汉朝刘氏家族统治根基的“激进思想”

,已经严重越过“王霸之道杂之”

的底线。

他令中二千石以上官员讨论这封奏疏,果然,有大臣直白地指出,盖宽饶这是要让汉帝禅让,是大逆不道!

历史就是这样奇怪,在汉朝“禅让”

曾经不是多么令人不安的词语。

当年汉文帝立太子,还专门下诏说,自己没有禅让给贤人而是传给儿子,心里觉得不安。

汉文帝肯定是故作姿态,但至少“禅让”

两个字不扎眼。

大逆不道的罪名落到了盖宽饶头上,虽然有其他大臣上书求情,但无济于事,汉宣帝不能开这个口子。

他笃信灾异、祥瑞,内心也知道刘氏不可能永远拥有天下。

但至少在他这里,要努力维系皇室的权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他下令逮捕盖宽饶。

盖宽饶并没有被捕,得到消息的时候,他在未央宫北阙之下拔刀自杀。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