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第2页)

从天顺十年到天顺十五年,他从落难小卒一步步成为甘州府影卫。”

他将茶盏打碎,用碎片在桌面上划着,写出了两个字“谢忱”

谢忱。

这让薛雀乃至周博云都颤抖了片刻,虽然周博云心中已经猜到了一点半点,但随着韩轲这么一说,他突然有点不寒而栗。

“谢忱”

和“陈应阑”

看似是两个人,实则是一个人,不仅是一个人,甚至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位已故的‘建安侯’乃是大名鼎鼎北明前御史——陈应阑,陈惊泽。”

韩轲不留痕迹地歪嘴勾唇,“而即将到来的这位‘故人’同样也是他。”

书房的门被人破开,冬日夜凉风寒,寒风徐徐吹进书房,吹灭了点滴炉火,一道身影戴着兜帽、覆着面罩逆着夜里的冷光,站在了门槛外。

那人一点一点将书房的门关上,接着将青花剑放置于剑鞘内,撕下面罩,褪却兜帽,最先露出的是一双锋利狭长的眼眸,而后是映照着寒光的高挺鼻梁,最后是微微张合的嘴唇。

一点点脱下为自己设下的枷锁,以“陈应阑”

的面容,又一次重现在了众人眼前。

“抱歉我来晚了。”

陈应阑说道,“在下建安侯陈惊泽。”

*

陈应阑和韩轲并肩坐着,犀利的眼眸扫过面前的薛雀皇子周博云。

周博云和陈应阑对视一眼,好像撞见鬼一般,立刻缩在了薛雀身后。

薛雀对陈应阑歉意地笑了笑。

这一刻,对上陈应阑的双眼,让他更能确定为何眼前者已经消失于晏都五年,朝廷为何对他念念不忘,不仅仅是因为陈应阑和东厂有过节,而是因为这双眼眸和谢忱的眼眸不一样。

谢忱的眼眸似乎盛满了对世间的冷淡,却偏偏透露出一副不谙世事的温柔;而陈应阑的眼眸就像是两把飞刃,久看成疾,无药可救,一眼杀人。

“话说,韩子安你如何认出来他的?”

“长得一模一样想认不出来都难。”

韩轲瞥了一眼陈应阑,随后说道,“不过至于如何‘收买’惊泽的事还需要慢慢地叙述。”

话锋一转,“今日我们四人聚集此地,各怀鬼胎。”

他说得没错,四个人各有各的心思。

陈应阑心思较其他三人比较单纯,他只是想替五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杀戮报仇,此次前来晏都,一方面是陈自寒的盛名邀请,一方面也是为五年前那些沦落天涯的朝廷名士报仇,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荆青云。

韩轲却想借着陈应阑的举动,一方面剿灭东厂势力,一方面除掉魏德贤,自立门第。

“今晚可能会有些像千秋疑案——陈桥驿兵变。”

薛雀说道,“赵匡胤的目的是称王,和平消除北周的残余势力,自立国号为大宋。

而我们四个人的目的各有不同,却有共同的指向性——在我们看来目前最大的障碍阻阂便是魏德贤统领下的东厂。”

“如今北明风雨飘摇,东厂所滞留下的祸患须得除尽。”

韩轲摘下帽子,一头乌黑的长发就垂了下来,银色的发冠倒映着淡淡的火光,额前有一缕极长的发丝挡在左眼前。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