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如果问我,夏朝中后期,什么地方思想最开放,什么地方文化最繁荣,什么地方最富庶,那么答案必定只有一个。
江南。
彼时,江南物产丰盛,美食华服数不胜数,一顿席面几十道菜,海陆空俱全,果子要堆成浮屠塔,蔬菜用小碟子,小品用攒盒,旁边还要有人弹琴奏曲。
大街上随处可见僭越穿衣的人,蟒袍尤其受欢迎,富贵人家谁家不穿,这人肯定老土,姑娘们流行起了穿男士的道袍,但不梳男子发式,怪模怪样,引得外地人一惊一乍,感叹世风日下。
但这一节,我们讲的既不是丝造也不是美食,专注分析文化思想。
程丹若通过和大商人来往密切,能够间接调动大量资金,谢玄英在西南屯兵并培养军官,支援八方,威慑力十足。
但仅仅如此,他们夫妻恐怕并不能善终。
特别是程丹若,女主临朝,越往后走,路越艰险。
武则天选择登基为帝,刘娥选择归还政权,她们无法破除“牝鸡司晨”
的诅咒漩涡,因为社会认可的仍然是父权制。
同理,人们认为,这个国家总归是要有一个皇帝的,垂帘听政不过缓兵之计,只要皇帝成年,监护人就要将权力返还。
无论这个帝王是否昏聩暴戾,好像只要是皇帝,就比权臣更胜一筹。
但在夏后期,人们终于对根深蒂固的君权天授提出了质疑。
人们开始思考何谓天子,如果君王无道,民怨沸腾,除了劝诫,废立君主算是一种仁德吗?
臣是谁的臣,君又是谁的君,天下究竟是君王的天下,还是天下人的天下?
为人臣子,究竟是该誓死效忠君王,还是坚持为民请命?
如果二者有冲突,该何去何从?
很多人试图给出答案,有人坚持王道,认为以臣弑君为谋逆,绝非仁德,这是比君王无道还要严重的罪行。
但有人觉得,“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
,假如君王无法胜任自己的天命,退位让贤是正确的。
这也招来了反驳,你几时见过无道的君主自愿退位的?昏君之所以为昏君,就是不顾天下人死活。
因此,用强硬的手段废立君主,不是大逆不道,而是情非得已。
至少权臣能够废立皇帝,证明他肯定比在位的人强。
然而,慕强论遭到了更多驳斥,众人认为,真正的贤臣是能够感化君主,让他自觉退位的,非要用不正当的手段逼退,虽无暴君之名,却有暴君之实。
总而言之,当时的人众说纷纭,谁也不能说服谁。
直到谢玄英写了一篇文章讲“君臣之道”
。
他认为,君臣名分不同,但本质并无区别,都是要为天下谋福祉。
而之所以有君臣的分别,是因为人都有私心,臣是为了节制君主,避免他为私心害天下,君主是为了统率群臣,让臣子扬长避短,齐心协力,同谋大事。
但他不赞同废立君王,认为人臣必须有底线,一旦当权者跨过身份的界限,维持国家运转的纲常就被破坏了,百姓会随之迷茫。
...
...
简介隐世家族谢家少主谢安遭人背叛不幸殒命,同一时间,柴房里被饿死的小姑娘睁开了眼,眼里锋芒毕露。她重生归来势必要将背叛她谋害她的人挫骨扬灰,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不过在那之前,她要先替小姑娘完成遗愿,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可没想到,小姑娘的亲生母亲竟是是黑红界的顶流,并且负债三亿。母债女偿,五岁的小豆丁只能靠一身过硬的玄学本领算命赚钱。可算着算着成了京圈最炙手可热的大师。不仅她的总裁爹找上门来,就连昔日的仇人也争相求她算命。谢安见此灿然一笑钱留下,命也是。...
...
...